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正文
行走的大思政课③|青春力量赋能儿童成长
时间:2025年07月13日 22:42  来源:淮师新闻网  作者:刘咪 高慧 林麟 于菁  点击:

编者按 自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以来,淮阴师范学院各二级学院实践团队深入基层、扎根一线,聚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紧密围绕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研学实践、促进乡村振兴、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参与卫国戍边等方面,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本期专栏聚焦数统学院、音乐学院、历史学院、化院志愿者团队的实践纪实,于赋能儿童成长中展现青年学子的担当与风采。

数统学院:数理思政融合深耕家国情怀

作者:刘咪

数统学院“志汇数”实践团走进合肥路小学,创新开展“数学+思政”双课堂融合实践。课堂通过周恩来半截铅笔头、八枚铜钱故事诠释勤俭品格;借阅兵“间隔问题”解析纪律协作,延伸至“东方红一号轨道计算”的科创报国主题,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价值观讨论;心理健康工坊借助《头脑特工队》角色绘制与情绪纸杯游戏引导情绪管理。活动累计服务240人次,实现专业能力与价值塑造同频共振,为思政教育注入数理基因。

音乐学院:民乐美育润童心 非遗手工绘同心

作者:高慧

音乐学院“音脉同心”团队深入王家营街道西坝社区,为留守儿童定制为期一周的民族美育课程。志愿者通过中阮、笙、竹笛实物教学及DIY乐器模型,带领儿童零距离感知民乐魅力;音乐感知课融合手势舞、五线谱绘制与节拍拍打,激发艺术创造力;剪纸与粘土课以中国结、石榴花创作传递民族团结内涵;形体气功课结合蒙古舞、傣族舞基础动作与八段锦呼吸法,诠释传统文化活力。活动覆盖67名儿童,28课时课程实现美育赋能与文化认同双提升,获社区家长高度赞誉。

历史学院:麦芽守望拓展乡村教育“五角星”版图

作者:林麟

历史学院麦芽守望服务队赴淮安市大福村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兴趣班,为32名留守儿童打造“五育融合”成长平台。志愿者开设语文诵读、趣味数学等基础课程,由师范生专业授课夯实学业基础;同步推出扎染非遗工坊、民族史诗课堂等特色课程,以社工小组工作法强化实践互动;创新融合体育竞赛、农田劳动构建“五角星”全维育人模型。活动为乡村儿童打开通往外部世界的窗口,相关经验获《淮安日报》专题报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

化学化工学院:分子微光暖童心 化学赋能绿乡村

作者:于菁

学院“星星之火”志愿队聚焦社会服务双向发力,赴“与光同行”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开展专业助残活动,志愿者经康复师培训后实施个性化陪护(结构化游戏、感官训练),同步开设认知科普课堂普及早期干预知识,创新设计“化学色彩实验”“分子模型拼装”等趣味活动激发儿童互动意愿,累计服务42人次,面向家长发放康复指导手册80余份;另一方面深入桂塘村开展环保科普实践,通过科普课堂(垃圾分类原理与化学降解)、创意工坊(废弃材料手工制作)、互动实践(环保标语书写)三大板块构建沉浸式体验,为孩子们带来生动的环保科普课堂知识。


编辑:唐瑀   审核:柏华
版权所有 淮阴师范学院 2019  苏ICP备:05071367号-1    苏公网安备320802020001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