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10月22日电(记者 高慧 雷雯晔)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0月18日晚,由校党委主办,党委宣传部、音乐学院党委、教师教育学院承办的“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音乐思政课在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厅举行。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周恩来与科学技术现代化研讨会与会嘉宾,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师生及淮阴师范学院师生代表共700余人观看了演出。

图为音乐思政课。记者 严子煊 摄
本次音乐思政课以“艺术+思政”融合形式,通过10个节目分为两大篇章,以音乐为载体,生动展现抗战历史,传递爱国主义精神。
忆峥嵘岁月——旋律里的抗战记忆
本篇章以“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为主线,通过音乐再现抗战岁月的苦难与抗争。黄金铭、严璟老师的情景表演唱《松花江上》《黄河怨》,以悲怆旋律展现“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后山河破碎的苦难;梁宏亮、王盛老师的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奏出中华儿女不屈的抗争精神;赵弦箫老师的女声独唱《映山红》,以婉转歌声传递对光明与胜利的期盼;音乐学院合唱团的《游击队之歌》轻快激昂,展现游击队员的乐观顽强;王念、沈毅老师带领学生演绎原创舞蹈《战旗・刘老庄》,以刚劲舞姿致敬革命先烈。
传精神火炬——歌声中的使命担当
本篇章聚焦“传承精神、开创未来”,衔接历史与当代,诠释新时代使命。赵弦箫、骆丽霞、宋策老师的歌曲联唱《沂蒙山,永远的爹娘》《洪湖水浪打浪》《九九艳阳天》,传递军民情深与革命乐观精神;孙雁雁、于光曲老师的琵琶协奏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表达人民对党的深情;新教育教改实验班学生的朗诵《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展现青年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和平的珍视;胥恒赫的男声独唱《风口中有我》,讴歌边防军人的坚守精神。全场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将演出推向高潮,抒发师生对祖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此次音乐思政课以艺术形式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搭建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平台,激励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