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4月25日电(记者 王蒙雅)日前,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省工程研究中心评价结果,依托淮阴师范学院建设的三个省工程研究中心获佳绩,其中,江苏省洪泽湖蓝藻预警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获评优秀等第,江苏省光学感测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塘库智能监测与水环境生态管控工程研究中心获评良好等第。
近年来,三个工程研究中心坚持以国家、省和行业战略需求为出发点,与时俱进调整优化研究方向、发展规划等内容,在攻克产业核心技术、支撑区域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和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江苏省洪泽湖蓝藻预警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湖泊水质监测与蓝藻预警、环洪泽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湖泊水体生态修复。中心在国内首次建立洪泽湖“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系统,编制了《洪泽湖水环境卫星遥感监测年报》,成果被科技部纳入国家地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合作成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创建了洪泽湖水生生物协同控藻技术,提升湖泊水体自净能力,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奖;创新集成稻麦周年绿色栽培及园艺数字化调控技术,推广1066万亩,获评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2项。
江苏省光学感测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光学感测技术,在精密测量、机器视觉及环境感测领域开展研究,重点方向包括工业视觉与智能装备、光电科学与精密测量。中心成功研发了1nm-500nm大量程膜厚测量仪、便携式反射率测量仪、白光干涉三维形貌测量仪等核心设备;开发了光学色选技术应用于谷物分选、太阳能电池拆解系统;利用光谱与高光谱技术感知技术实现了路面状况非接触式监测、对海绵锆掺杂不良品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分拣。
江苏省塘库智能监测与水环境生态管控工程研究中心针对国内小水体监管存在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成本高昂及技术系统匮乏等难题,聚焦塘库多维智能监测与水环境生态管控技术开展研究。2020年至今,中心累计承担科研项目77项,合同经费逾1700万元;获29项专利授权及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8项省部级奖,形成覆盖小水体监测、生态修复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有效提升小水体监管效能与生态治理水平。
此次成绩的获得是学校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的结果。学校将进一步构建“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良性循环的有组织科研模式,优化平台建设机制,完善平台布局,强化平台内涵建设,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打造平台名片,产出更多有用的成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淮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