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秉持“对标对表、稳步稳进、共建共享、求质求效”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造功能复合、育人育心、启慧增智、孕育创新的全场域生活学习空间,构建符合时代特征、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共同体,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注重力量融聚,构建“一盘棋”协同联动体系。学校积极推动学生社区治理主体从单一向多元、从分散向协同转型,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纳入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明确校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牵头部门制定年度计划,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将建设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体系,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党团组织建设、特色活动等方面高效协同、紧密衔接。
注重平台融合,织密“一张网”组织联通体系。夯实党建堡垒,设立功能型党支部,按楼宇划分党小组,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800余名学生党员挂牌亮身份、作表率,实现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全覆盖。深化党建品牌,以“微活动”“微服务”为载体,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青年榜样故事,持续丰富学生社区服务供给。织密学生自治网格,整合社区党团组织、大学生自管会、楼(层)长、宿舍长等多方力量,引导学生干部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楼宇管理、宿舍管理。
注重资源融通,完善“一体化”协同联建体系。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校院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离退休老同志、优秀校友等多元育人团队深入社区,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依托“校长有约”“社区领导接待日”、社区学生座谈会、毕业生招聘会、优秀校友分享会等品牌活动,以及辅导员进驻社区、常态化社区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让思政教育、指导帮扶等工作直达学生社区一线。
注重服务融智,打造“一键通”智慧联动体系。推进“一站式智慧服务系统”建设。搭建“淮师‘码’上办”“24小时心理热线”“校长信箱”等多维学生诉求反映渠道,优化完善“学生反映—集中转办—限期反馈—跟踪问效”闭环机制。持续推进社区场域建设,建成大学生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师生培训,切实增强社区应急保障能力。

刊播媒体:江苏教育 刊播时间:2025年11月13日 作者:汪泽 闫艳
媒体链接: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5/11/13/art_57813_1167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