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新闻 >> 正文
淮师2025级新生入学第一课:用周恩来精神风范引领大学生活
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0:28  来源:淮师新闻网  作者:胡强  点击:

淮师新闻网9月18日电(记者 胡强)9月17日晚,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宜江以“修身·自律·守纪——用周恩来精神风范引领大学生活”为主题,通过校园网络直播平台,线上线下同步为2025级研究生与本科生讲授入学第一课。

图为淮师2025级新生入学第一课。记者 唐瑀

图为赵宜江讲授入学第一课。记者 唐瑀

赵宜江代表全校师生欢迎新同学来到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来到淮阴师范学院。他指出,大学生活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期,是综合能力的锤炼期,是人格塑造的黄金阶段。就如何过好大学生活,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在知识的殿堂中深耕细研、在实践熔炉里锤炼本领;二是要读懂城市内涵,感受城市的精神底色,让淮安的内涵与温度,成为大学时光难忘的印记;三是要爱校兴校荣校,了解学校战略目标,感受学校发展成果,从学校成就中汲取成长力量。

赵宜江指出,新生入学第一课,是学校精心打造的品牌课程——“用周恩来精神风范引领大学生活”,从2016年至今,已经持续开展了10年。作为周恩来总理故乡的淮师学子,要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引领青春航向。赵宜江指出,我们用周恩来精神风范引领大学生活,要修身立德,以家国情怀铸魂,校准人生航向;要自律自强,以严格标准塑形,锤炼意志品格;要守纪笃行,以规矩意识立行,筑牢成长根基。

赵宜江介绍了学校坚持用周恩来精神风范育人的成果和做法,他勉励同学们要向周恩来那样做人做事,要深入研读党史原文原著,认真了解周恩来的思想和生平事迹;要细细品味有关周恩来的诗词、文章、影视等文艺作品,直观感受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境界;要走进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童年读书处旧址追寻伟人成长足迹;要将周恩来精神风范融入日常实践,发扬他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践行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品质,秉承他求真务实、敬业担当的作风,努力成为周恩来精神风范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赵宜江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和成长中,以清晰的蓝图规划学业,以长远的眼光谋划未来,不断锤炼真本领、提升大格局、涵养硬实力。要立报国之志、修崇德之身、成卓越之才、担时代之任,让青春在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共振的伟大征程中炽热绽放。

“第一课”让新生们深受鼓舞。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侍静远说:“这堂入学第一课让我深刻认识到,周恩来精神风范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切实融入我们治学、为人之中的行动指南。它为我们这些刚刚踏上科研新征程的研究生指明了‘如何做学问’与‘如何做人’的统一方向。”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25级本科生陈彤彤说:“这堂难忘的‘第一课’,让我深深感受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苦用心。未来四年,我愿以周恩来精神风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做好每一件小事、遵守每一项规定、完成每一天的计划开始,努力修身,严于自律,敬畏守纪,让我的大学生活充实、美好且富有意义,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多年来,淮阴师范学院始终以周恩来精神风范作为办学育人的鲜明特色,将其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师模式”,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周恩来精神风范育人体系,推动周恩来精神风范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周恩来精神风范的时代内涵,持续创新育人机制,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图为新生集中观看入学第一课

编辑:闫艳   审核:管爱花
版权所有 淮阴师范学院 2019  苏ICP备:05071367号-1    苏公网安备32080202000172号